一 體驗設計的要求
1、技術的可行性
休閑農業設計體驗,技術必須科學、可行。比如,在耕作制度上,無論空間的利用還是時間的利用,都既要保證農莊生產的正常運行,又要滿足一定的休閑需要。又如,在種養品種選擇上,既要能夠適應當地的環境條件或設施化條件,又不能帶來或造成新的病害、蟲害和生態災害,于人們身體有害的植物必須謹慎引種。再如,技術與必要的設施要配套。對于體驗尤其是農耕的設計,其全程配套技術和指定所需的設施、設備要求,必須有可應用性,并指明技術要點、技術關鍵。
2、落地的可操作性
這里所說的可操作性,指的是由技術可行性轉化為現實性所必須達到的要求,它是項目實施的具體依據。
農業設計方案的可操作性。所用品種以及設備的規格、數量要明確,種養方式和生產資料要明確,生產操作程序要明確,種養技術規格要明確。
3、生產和游賞的可契合性
休閑農業在農業生產基礎上設置體驗,通常會面臨農業的生產性和游賞性并不統一的情況。因此,在休閑農業的體驗設計中,就必須尋求生產需要與旅游需要的契合點,這樣才能實現生產與游賞價值的互補和統一。
4、設計的可參與性
體驗經濟經歷了一個由旁觀到參與的階段,因此在設計中可提供一定的參與性,不僅可以讓游客獲得新的感受和得到休閑的樂趣,還可以增長見識,積累經驗,達到怡情益智的效果。
在休閑農業體驗的設計中要盡可能地把生產過程中某些環節的一般性操作轉化為可參與性的操作,給游客提供盡量多的直接感受的機會。如參與耕作、播種、采收、捕撈,或是學習修剪、嫁接、擠奶、剪毛等。當然,為保證農莊生產的正常運行,有的可單辟專區、專項提供農事參與的內容。
二 優化環境與改善設施,加深感覺體驗
感覺體驗所對應的臨界體驗是第一層次。作為休閑農業企業,最起碼要滿足游客的感覺體驗,否則,游客就會感到不滿意。感覺體驗的訴求目標是創造知覺體驗的感覺,它經由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發揮作用。感覺體驗是游客認識事物最原始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游客最能有“感覺”的接受外界事物的方式。
根據感覺體驗的內容,優鮮農業認為休閑農業企業應從景點布局、基礎設施、環境保護、飲居條件等方面加以設計或改造,來滿足游客對感覺體驗的需要。
1、景點布局
景點布局要講究景點之間的協調性,盡量保持自然景觀的特點,重視植物造景,發揮生態作用,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創造科學性、藝術性相結合的景觀效果,景點布局還要考慮到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創造彈性而多層次的體驗空間,盡量讓游客在游覽時感到舒適、自然。
2、基礎公共設施
基礎公共設施應完備,設備的安裝以及基本安全維護設施等要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游客的舒適感。
三 農業生產資源的利用
1、農作體驗方式
農作物,不管是特用作物、糧食作物或園藝作物等,從播種到收獲,從生長時的生理特征到加工制品,都有多種體驗方式。
· 農作物觀賞。根據不同的時令,安排有關農作物的枝、葉、花等形態的觀賞,如春季賞油菜花,夏季賞荷花,并可制作成標本。
· 園藝習作。體驗選種、育苗、施肥、灌溉、修剪、除草、收獲、加工處理等勞作樂趣,并學習相關知識。如農作物習性的了解,茶葉的采摘、儲存、加工技巧和工藝等。
· 農耕活動。如用犁翻土、用靶碎土、插秧比賽等??蓪⒒ㄌ?、果園、茶場的土地按塊租賃給旅游者。游客利用周末等閑暇時間,帶領家人前來養花種樹,既可鍛煉身體又能增進全家人的感情。
· 特色農藝。體驗紡線織布、剪紙、手工釀酒、土菜烹飪等。還可開展藝術插花、干花書簽、花卉風景彩照等制作,以土特產的形式出售給游客當做旅游紀念品。
2、農具體驗方式
農具能加深游客對農業發展的認知。傳統農具更是先民智慧和經驗累積的精華,其在農業體驗中的利用不僅能讓游客了解過去,還能喚起游客對以往歲月的追憶和懷念。
3、家禽家畜體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