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全域旅游”作為近兩年大熱的新話題,因其區域輻射帶動能力強、有利于拉動一二三產業融合、有別于普通的旅游開發而吸引眾人眼光。那么全域旅游到底是什么?為何要發展全域旅游?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探討。
|
|
Text
一、概念 |
|
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業積極融入其中,各部門齊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參與,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 2015年,國內游達40億人次,人均出游接近3次,旅游已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出游方式上,自助游超過85%,自駕游超過 60%。一個區域的旅游質量,不單單取決于旅行社、酒店、景區的服務質量,而是由整個區域的綜合環境決定的。這就要求我們從全域整體優化旅游環境、優化旅游全過程,配套旅游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系和旅游服務要素。
|
二、意義 |
|
發展全域旅游是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模式, 1.旅游扶貧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提升旅游業發展能力,拓展區域旅游發展空間,構建旅游產業新體系,培育旅游市場新主體和消費新熱點,不僅能夠帶動廣大鄉村的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廁所革命、道路建設、農田改造等,提高農業人口的福祉,還能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質量,并形成統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鄉旅游大市場。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標志。 2.優化產業結構,推進供給側改革 發展全域旅游,是解決旅游供給側不足的有力抓手。有利于統籌出臺鄉村旅游的農村用地政策;有利于創新金融產品,盤活旅游資產;有利于按旅游人口需求創新公共服務設施設計和建設規劃。有利于統籌域內各類資源,進行高效配置。 3.推進旅游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國旅游業已經發展成為全民廣泛參與就業、創業的民生產業,成為綜合性的現代產業,對相關產業貢獻大幅提升。但旅游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包括管理體制、行業隊伍水平、公共服務設施、旅游收入結構、旅游投資和經營環境等,落后于當今社會發展需求,這些問題,大都需要通過發展全域旅游、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去解決。 4.順應全民旅游,自助游,自駕游趨勢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旅游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出游方式上,自助游超過85%,自駕游超過60%,一個區域的旅游質量、口碑,不單單取決于旅行社、酒店、景區等服務質量,而是由整個區域的綜合環境決定的。推進全域旅游,整體優化旅游的全過程,才能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的旅游需求,才能將旅游業發展成為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5.推進我國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 通過發展全域旅游,可以聚集人氣商機,帶動生態現代農業、農副產業加工、商貿物流、交通運輸、餐飲住宿等其他產業聯動發展,促進大城市人口有序地向特色旅游小城鎮轉移,為城鎮化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加快城鎮化建設。通過發展全域旅游,可以有效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開闊農民視野,提升文明素質,真正建設美麗鄉村。 6.全面提升我國旅游業國家競爭力 旅游業對全球經濟發展貢獻已超過10%,早已成為世界重要產業。各國都在強化旅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強化本國旅游的國際競爭力。現在入境游客更希望與當地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體驗,游客對一個地方的評價也不再限于景點、景區、賓館飯店,而是更重視對一個地方風土人情、居民素質等整體環境的評價。推進全域旅游有利于滿足這種需求。通過國家的種種舉措以及自身所帶來的積極影響,我們不難預見,全域旅游在未來區域可持續發展、產業結構向第三產業經濟發展中將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
三、核心 |
|
推進全域旅游的一個核心就是推進“旅游+”,加大旅游與農業、林業、工業、商貿、金融、文化、體育、 1.整合當地現有資源,開發新型旅游體驗 以“旅游+”推進全域旅游創新發展,加快培育旅游新產品、新業態,推進旅游+新的生活方式,包括旅游+研學、旅游+交通、旅游+休閑度假、旅游+新型養老、旅游+健康養生、旅游+購物等,大力培育全域旅游的新產品新業態。 鼓勵開發溫泉、滑雪、濱海、海島、山地、養生等休閑度假旅游產品,重點依托現有旅游設施和旅游資源,建設一批高水平旅游度假產品和滿足多層次多樣化休閑度假需求的國民度假地。 加大對鄉村養老旅游項目的支持,大力推動鄉村養老旅游發展,鼓勵民間資本依法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舉辦非營利性鄉村養老機構。 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旅游景點景區、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工礦企業、大型農場開展研學旅行活動,旅行社和研學旅行場所應在內容設計、導游配備、安全設施與防護等方面結合青少年特點,寓教于游。 推出一批以中醫藥文化傳播為主題,集中醫藥康復理療、養生保健、文化體驗于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產品。鼓勵建設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示范園區,推動中醫藥產業與旅游市場深度結合,在業態創新、機制改革、集群發展方面先行先試。 2.優化功能布局,明確招商對象 通過大力推進全域旅游,構建開放的旅游體系,著力完善旅游要素,建成一批特色鮮明、文化濃郁、管理精致的主題酒店,培育旅行社,開發一批特色旅游線路產品。要開發一批風味獨特的地方小吃和特色餐飲,建成一批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餐館餐廳和美食一條街。要將名特優工農業產品和工藝品開發包裝成特色旅游商品,建成一批前店后廠的旅游購物街區。要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的休閑娛樂場所,培育一批參與性體驗性強、游客喜歡的旅游娛樂演出項目。有條件的應成立專門的旅游車船公司,滿足游客交通旅行需求。 3.提升基礎設施的配套水平,融合多項產業 推進全域旅游,通過“旅游+”大力發展會獎旅游、文化旅游、婚戀旅游、體育健身旅游等新業態,培育特色旅游基地。 大力推進旅游業與第一產業融合發展,注入旅游休閑功能,形成一批鄉村旅游度假區、水利風景區、國家農業公園、休閑漁業旅游區、森林公園、生態旅游區、鄉村旅游區、養生養老中心、研學旅游基地、房車自駕車營地等,實現多業態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將旅游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 推進旅游業與第二產業融合,因地制宜發展郵輪、游艇、大型游船、房車、小飛機、景區索道、游樂設施、戶外用品、旅游用品、垂釣釣具、滑雪、潛水、露營、探險等各類戶外用品等旅游裝備制造業,建成集研發、生產、展示、銷售、體驗于一體的旅游休閑裝備產業基地或產業園區。 實施全域旅游戰略,推進“旅游+”,就是推動旅游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及民航交通、體育等行業的融合發展,創新旅游發展新領域,拓展旅游發展新空間。
|
Peroration
創景文旅通過不斷的進行全域旅游專題性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領域對研究的渴望,持續更新,敬請期待...
聲明:以上內容為創景原創研究成果,未經創景文旅允許不得剽竊、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