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隨著全民健身意識加強,休閑健身正在人民群眾中蓬勃發展,而地方百姓的運動健身和經濟收入提高等民生需求,也完全可以依托“運動休閑旅游” 這一堅實平臺得以實現,在這樣的國家與時代大背景下,登山健身步道順勢應時,將旅游與體育休閑良好的完美結合起來,因此登山步道擁有廣闊發展空間和美好前景。本專題講深入探討登山步道旅游的相關問題。
|
|
Text
一、概念 |
|
登山建身步道是指以登山為基本方式,在山地上修建的,以健身為目的的步行道路。 國家登山建身步道系統(National Trails System,簡稱NTS),是指
|
二、政策支持 |
|
2012年,十八大報告首提“美麗中國”概念,這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場地的建設發展,是一個難得的機遇。“美麗中國”符合中國山地戶外運動以及運動旅游新產業的本質特征和核心優勢,反映了中華山川的自然特征和文化本質,國家山地戶外運動基地將華夏山川之美與生命活力之美以最直觀的 形式呈現出來,是實現“美麗中國”的途徑和載體之一。
2016年底,國家旅游局、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的指導意見》,冰雪運動旅游、山地戶外旅游、水上運動旅游、汽車摩托車旅游等體育旅游新業態成為重點發展目標,其中提出,到2020年,將在全國建成100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體育旅游目的地,建成100家國家級體育旅游示范基 2018年3月6日,國家12部委聯合印發《百萬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實施方案》,通知中指出,到2020年力爭在全國每個縣(市、區)完成300公里左右健身步道建設,以此為載體,推動全民健身活動開展,帶動陷于經濟發展。冬季冰雪旅游、休閑運動、戶外營地、徒步健身綠道、體育健身養生、賽事旅游、體育運動公園、體育場館觀光等與體育運動相關的旅游休閑體驗以及相關的裝備及設施建設,將成為“十三五”時期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閃亮點。
|
三、建設意義 |
|
1.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及設施建設,以“科學、環保、規范”為核心,主要是在原有山地戶外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對植被、水土、生態等無破壞,完全避免因環境破壞引發的各種事故和利益沖突,因而在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將推進當地“美麗中國、和諧社會”的建設; 2.積極推動構建新型體育運動休閑旅游發展模式,革新產業結構、拉動經濟增長,全面實現區域體育、旅游、文化、社會等各項事業的跨越式發展;為地方百姓提供“創收、增收、就業”良機,使百姓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獲得經濟收益;
3.與此同時,增進了與外界的更高層次交流,開闊眼界,領受健康和時尚的生活理念,獲得精神收益,形成新農村建設的推動力。具體表現如下: (1)將山地戶外運動與旅游產業完美融合,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多能運動休閑旅游目的地,提供休閑健身、自然體驗、環境教育、景觀欣賞、生態旅游等功能; (2)實現兩大產業的相互促進,構建新型“體育旅游產業”; 提升城市/地區的國際形象、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3)推動地方經濟綜合、快速發展,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人文效益、經濟收益; 助力全民健身; (4)提倡健康生活,提供安全、環保、規范的景觀型運動健身場地,展現體育運動中“健康”、“快樂”的文化理念,推動體育健身及戶外運動在我國的蓬勃發展。
|
四、配置要求 |
|
步道建設必須遵循《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標準》和《國家登山健身步道配置要求》。 |
五、設計原則 |
|||||||||
2、充分利用和借用現有的景觀資源和道路條件進行選線設計
3、以現有的道路框架為基礎,對步道的選線設計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分級,并創造性開辟部分步道銜接各個節點和路線。
4、以科學規范的設計手法,合理利用現場的高程,在設計中充分考慮環保、成本和可實施性,減小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5、在具備良好的觀景視界和節點,修建觀景休憩平臺。 6、在各級道路的交匯處,設計交通接駁站和換乘驛站,為使用者提供有效的交通方式,方便游覽,增強體驗感。
|
Peroration
創景文旅通過不斷的進行登山步道綠道專題性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領域對研究的渴望,持續更新,敬請期待...
聲明:以上內容為創景原創研究成果,未經創景文旅允許不得剽竊、轉載。違者必究。